《秋刀魚》秋季號/2023 第41期 第二次的京都
- Regular price
- NT$ 250.00
- Sale price
- NT$ 250.00
- Regular price
-
NT$ 250.00
分享
內容簡介第二次的京都 二度目の京都
有人著迷於京都的優雅、有人醉心於京都的陰鬱、有人留戀於京都的曖昧,歷史古都一直是臺灣人渴望探訪的日本城市。從工藝、飲食、寺院到藝術,臺灣更有著一群「京都學」的忠實信仰者,深入研究難解卻又讓人流連忘返的神秘面紗。 於是人們常說:「京都的深奧,成就了她絕美的一面。」又說:「人們終其一生都無法真正讀懂京都。」或許,從第一回的觀光名勝踩點,到成為真正的京都通前,我們永遠都是「第二次京都」的城市探訪者。 揮別初來乍到的關西「小白」,本期《秋刀魚》編輯部將從徒步、單車、開車三種旅行速度,走訪初次旅行者鮮少抵達的京都街區;以京都「咖啡、麵包、豆腐、水」四種日常滋味,作為再次探訪京都時的目的;並拜訪多位30至40歲的京都在住創意人士,從他們眼中一窺傳統京都之外的想像力,嘗試在「二次會」中,找到「認識京都」最舒適的存在、讓旅遊書上「裏京都」不再那麼拘束與遙遠,也讓人們能更自在地體驗這座城市,千年卻讓人永保年輕的美好。 與一座城市產生二次相遇的熟悉感
今年秋分之際,迎接人生第一次的海外家族旅行,我首選第二次前往的京都。
許多人選擇與家人旅行京都,是因為歷史厚度、無微不至的服務,或因歲月歷練,正好能讀懂職人工藝的精巧內斂。而我意外地在秋天正式來臨的日子,帶著人生首度來訪京都的父母,感受晝夜時間長短相等的舒適,與楓葉尚未染紅、交界於橘綠之間的曖昧時刻。跟著我毫無刻意安排的地圖,到熟悉的寺院,虔誠地打聲招呼;在前往心之所向的咖啡廳前,駐足停留在沒有名字的日常飯糰店,與附近居民一起排隊,挑選熱騰騰的手工飯糰作為早餐;來回在市場裡替晚餐打理菜色,和爸媽在民宿榻榻米的客廳中,喝杯啤酒、吃口醃漬小菜。
沒有人擠人的名勝景點、沒有觀光客必吃的人氣料亭、沒有塞滿時間的行程,雖然是父母的第一次京都,卻是我理想中的「二度目京都」。還有一絲觀光客的新鮮感、還沒成為老饕的京都通,比起年輕時的走馬看花與無法消費,30至40歲左右的年齡,已經可以買下藝術家的陶藝品、也剛剛好累積適合自己的品味、懂得在餐廳裡點一杯喜歡的酒、在去過的行程中,不會有「這裡我已經去過了」的重複感,反而是「阿,我再次來了」的熟悉感。在千年京都面前,我們都還是稚嫩的靈魂,無論來訪多少次,成為京都達人前,或許都還是算「二度目」的等級吧。
夾帶著一期二會的心,《秋刀魚》暌違7年再次製作京都主題,放下想摸透京都顯學的壓力,編輯部回歸本質,替一次以上、多次未滿的京都旅人,探究不一樣的街景地圖,以漫步、單車,與遠足三種節奏往外走一點,踏進當地人的時光裡。而作為第二次拜訪的理由,還有與當地好友相見的必須:本期與京都文化媒體「ANTENNA」合作,在主理人堤大樹的引領下,我們認識了駐點、移居,或是土生土長的京都創意人,在他們開立的空間裡,感受京都文化流入當代血液的變化型,活用文化底蘊留下的養分,讓老京都用新步伐走向未來。
有趣的是,外地人們對京都總是又愛又害怕,愛的原因有上百種,怕的總是自己不懂「裏京都」的各種規矩。同樣由ANTENNA編輯部挑選,邀請5位京都在地人出題的「京都通檢定」,細數許多「你不知道的事」,原來獨立書店付現比刷卡好、音樂人最常去的中華餐廳是「龍門本店」,還有京都店員很擅長記住顧客的臉⋯⋯,這些京都「內梗」,讓京都人自己來說。
| ||
作者簡介季刊《秋刀魚》是臺灣第一本用中文撰寫,內容集結生活、藝術、設計、歷史、科技,等多面向主題的日本文化誌,每一期聚焦一個主題,從淺略到深入,透過訪問和邀集臺灣和日本寫手,匯聚不同角度面向的看法,滿足想要到日本旅行的遊客、研究日本文化的學生、欣賞日本藝術的上班族。 | ||
目錄
京都愛情的精神時光 |